腹腔镜下早期胃癌节段切除术疗效分析

作者:徐徕; 牛备战; 孙曦羽; 戴梦华; 肖毅
来源: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2017, 20(02): 213-217.
DOI:10.3760∕cma.j.issn.1671-0274.2017.02.019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保留幽门的胃节段切除术治疗胃体部早期胃癌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月至2016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基本外科接受腹腔镜下胃癌节段切除术的6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6例患者均为位于胃体中部的早期胃癌,术前临床分期均为T1N0M0;其中1例先行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术后病理提示为中分化腺癌,侵及黏膜下层,补行胃节段切除术。手术方式为腹腔镜下胃节段切除术并D1+或D2淋巴结清扫,在清扫小弯侧淋巴结过程中均未保留迷走神经。观察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及远期胃功能等情况。结果 6例患者中3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55~59岁。术后病理示远切缘距离幽门距离(4.6±0.5)cm,淋巴结获取数目(18.3±7.5)枚,均无转移淋巴结。6例患者术后均获1~29月的随访,随访期间未发现肿瘤复发或转移征象。4例随访时间超过1年的患者中,3例主诉轻微程度的餐后上腹饱胀、消化不良,另1例白天无不适,但夜间偶有呕吐宿食;术后1年胃镜复查均发现有食物残留;影像学检查提示均存在胃体积减小;其中2例发现胃食管反流,并有反酸症状。结论经腹腔镜行早期胃癌的节段切除在技术上可行,是否需要保留迷走神经有待于进一步的观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