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调查真实世界儿童住院患者静脉用药相关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儿科临床药物的合理使用和用药安全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8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某儿童专科医院接受过静脉治疗的住院患儿信息,并对因静脉用药导致的ADR报告予以评价分析,就患儿的年龄特点、可疑药物、发生时间、累及系统-器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接受过静脉治疗的50 194人次住院患儿中,共收到有效ADR报告423例,ADR发生率为8.43‰。7~12岁静脉用药患儿的ADR发生率最高(10.24‰),其次为4~6岁年龄段患儿(8.93‰),新生儿期静脉用药患儿ADR发生率最低(3.40‰)。儿童静脉用药ADR涉及药物共19类61个品种,其中占比最高的前3位药物分别为抗菌药物(259例,61.23%)、电解质/酸碱平衡及营养药物(35例,8.27%)和中药注射剂(24例,5.67%)。儿童静脉用药ADR主要发生在给药1 h之内(67.38%),其中30 min内发生ADR占比为51.88%。423例ADR中最常见的累及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62.27%),其次为胃肠道反应(20.61%)以及全身性损害(5.56%)。结论 应对不同年龄段儿童静脉用药的ADR发生特点予以重视,并采取积极措施对儿童静脉用药潜在的ADR风险加以防范,保障儿童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
-
单位青岛市妇女儿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