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M2型巨噬细胞对放射后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抑制作用。方法分别培养SD大鼠来源的BMSC和由巨噬细胞极化而来的M2型巨噬细胞,通过免疫荧光鉴定其表面标志物。首先建立BMSC体外细胞辐照模型,然后依据本模型将放射后的BMSC整体单纯随机抽样分为3组,每组3个孔进行研究:实验组1(3μm组),放射后的BMSC+M2型巨噬细胞Transwell小室(3μm)共培养;实验组2(8μm组),放射后的BMSC+M2型巨噬细胞Transwell小室(8μm)共培养;对照组(NC组),BMSC单纯放射组。利用Western blot检测各组BMSC内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含量,免疫荧光技术检测Ⅲ型胶原(ColⅢ)、活性氧(ROS)的表达水平。实验数据应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D大鼠BMSC培养基中加入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30 ng/mL培养6~9 d后可获得成熟的巨噬细胞;应用20 ng/mL白细胞介素4(IL-4)24 h后可诱导成熟的巨噬细胞极化为M2型巨噬细胞;放射后的BMSC与M2型巨噬细胞用Transwell小室共培养48 h后,BMSC中α-SMA表达量明显降低,且8μm组的Transwell小室的效果(0.225±0.018)要优于3μm组的效果(0.564±0.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8.71,P<0.001)。通过8μm Transwell小室将放射后的BMSC与M2型巨噬细胞共培养后,8μm组BMSC中ColⅢ阳性百分比[(8.2±0.5)%]明显低于NC组[(60.7±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7,P<0.001),且8μm组中ROS阳性百分比[(9.3±1.7)%]较NC组[(25.9±1.6)%]亦显著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12.4,P=0.0002)。结论 M2型巨噬细胞可以减少放射后的BMSC中α-SMA、ColⅢ的表达并减少ROS的生成,抑制放射后的BMSC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可能对放射性颌骨骨坏死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单位
    军事口腔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第四军医大学; 解放军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