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未成熟粒细胞计数(IG)、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率(NLR)、降钙素原(PCT)及改良CT严重指数评分(MCTSI)在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病情及并发症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亳州市第二中医院收治的107例ABP患者,检测其治疗前血清CRP、PCT及血浆IG、NLR水平,并比较不同病情、不同并发症发生情况者检测结果差异及MCTSI评分差异。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上述指标评估患者病情、预测并发症风险的效能。结果 107例胆源性ABP患者中,轻中度69例、重度38例;21例发生全身并发症、57例发生局部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72.90%(78/107)。轻中度组IG、CRP、NLR、PCT及MCTSI评分均低于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未发生组IG、CRP、NLR、PCT及MCTSI评分均低于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MCTSI评分及IG+CRP+NLR+PCT(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的准确率分别为71.96%、78.50%(P <0.05),综合评估患者病情的灵敏度、特异性略高于MCTSI评分。MCTSI评分及综合评估预测患者并发症发生的准确率分别为79.44%、85.05%(P <0.05),综合评估预测患者并发症的灵敏度、特异性略高于MCTSI评分。结论 ABP患者病情进展及并发症的发生均伴随着MCTSI评分,以及IG、CRP、NLR、PCT水平的上升,血液指标变化评估患者病情、预测并发症的效能略高于MCTSI评分。
-
单位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