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机械取栓治疗合并大血管闭塞的急性轻型缺血性卒中(LVO-MIS)患者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影响LVO-MIS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徐州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月至2022年1月间行机械取栓辅助标准内科治疗的LVO-MIS患者28例作为取栓组。另选取同期仅行标准内科治疗的LVO-MIS患者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一般临床资料[既往病史、吸烟、饮酒、基线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基线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是否静脉溶栓及发病至入院时间]、临床预后指标及不良事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症状性颅内出血、死亡)。主要结局为术后90 d优异结局(mRS评分0~1分);次要结局包括术后90 d良好结局(mRS评分0~2分)、早期神经功能恶化、血管成功再通[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2b~3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及死亡。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LVO-MIS患者治疗结局(良好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76例患者中,术后90 d预后良好59例(77.6%),预后不良17例(22.4%)。28例取栓组患者均成功开通闭塞血管。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吸烟、饮酒、既往病史、静脉溶栓率和发病至入院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取栓组患者的基线NIHSS评分[5.0(4.0,5.0)分比3.0(1.0,4.0)分;Z=-5.095,P<0.01]和基线mRS评分[4.0(4.0,4.0)分比2.0(2.0,4.0)分;Z=-3.908,P<0.01]较高,但术后90 d优异结局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7.9%(19/28)比43.8%(21/48);χ2=4.122,P=0.042]。两组患者的术后90 d良好结局率、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症状性颅内出血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次要结局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行静脉溶栓(OR=5.820,95%CI:1.012~33.479,P=0.049)和机械取栓治疗(OR=5.318,95%CI:1.073~26.367,P=0.041)与LVO-MIS患者术后90 d良好结局独立相关。结论 对比标准内科治疗,机械取栓治疗LVO-MIS患者是有效和安全的。静脉溶栓和机械取栓治疗可能是LVO-MIS患者良好预后的独立保护因素,但仍然需要大样本研究进一步验证机械取栓治疗在LVO-MIS患者中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