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并发黄斑水肿(ME)患者的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探讨脉络膜厚度变化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于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就诊的单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并发黄斑水肿的患者47例47眼。其中男22例22眼,女25例25眼,年龄44~65岁,平均(52.47±5.63)岁,发病时间不超过3个月。采用自身对照设计回顾性分析,记录患眼治疗前和治疗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视网膜中心凹厚度(CMT)。分析SFCT及CMT与BCVA的相关性及变化趋势,观察并记录治疗后1个月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患者年龄与视力预后无相关性(P>0.05);患眼不同时间点LogMAR BCVA、SFCT、CMT在治疗前后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眼治疗前后SFCT、CMT与视力预后呈负相关(P<0.05)。患眼SFCT治疗后呈下降趋势(P<0.05);患眼CMT治疗后呈下降趋势(P<0.05);治疗过程中,无任何患者出现高眼压、眼内炎、玻璃体积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治疗前BRVO-ME患者SFCT及CMT高于对侧健眼,治疗后呈下降趋势。患眼SFCT与视力呈负相关,治疗后SFCT降低,且降低程度越高,视力预后越好。患眼CMT与视力呈负相关,治疗后CMT降低,且降低程度越高,视力预后越好。对于BRVO-ME患者,玻璃体腔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药物联合无灌注区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可有效降低CMT及SFCT,提高患者视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