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HEV)相关小儿病毒性脑炎病原谱及分子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2月珠海市各监测点中的样本,患儿均疑似患病毒性脑炎。病毒株均采用WTO《病毒试验室操作手册》检测,脑脊液或粪便0.2 ml接种RD细胞,操作步骤按说明书进行。结果:观察的545份样本中,分离到HEV115株,分离率为21.1%。在375份脑脊液样本中,分离HEV 72株,分离率为19.2%;在170份粪便样本中,分离HEV 43株,分离率为25.3%。分离的115株病毒共涉及12个血清型,CVB3-5、E25和E30在近3年中均有检出,且分离株最多,为绝对优势株。9例同时采集脑脊液和粪便样本的患儿中,有7例在两类样本均分离到同一血清型病毒,CVB3和CVB5各2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测序株各血清型内nt和aa同源性分别为79.3%99.8%和89.1%99.9%,与各原型株的nt和aa的同源性分别为79.1%99.90%和88.4%99.8%。结论:由于病原体的基因重组和变异,易使其致病病原改变,各地医务工作者对于HEV的基因变异应做好高度的准备,以防范各地的病毒性脑炎的暴发。
-
单位广东省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