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前三十年的文艺是将大众化作为基本前提、以塑造社会主义"新人"为目标的人民文艺。工农兵出身、革命干部身份的作家是这种文艺的创作主体。与解放区文艺相比,它在继承民族民间传统基础上更多糅合了西方元素。"文革"十年,文艺大众化被以政治方式推向极致。进入历史新时期之后,精英文艺一度占据主流,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到来,借助电视与网络的普及,大众文艺重新以娱乐驱动的通俗文艺形式走向前台。新时代文艺的特点之一是大众文艺、精英文艺和主旋律文艺三股并进,各行其道,它们分别有自己的创作与接受群体。新中国70年文艺大众化的经验教训,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总结。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