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单核细胞计数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MLR)在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TD-IP)诊治中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自2016年10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50例结缔组织性疾病(CT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将23例CTD-IP患者设为观察组,又根据患者疾病活动度将其分为稳定期组(n=16)与急性加重期组(n=7);将27例CTD无间质性肺炎患者设为常规组。比较观察组与常规组以及不同程度CTD-IP患者入院时NLR、MLR、PLR、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以及肺功能结果[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FEV/FVC]。分析CTD-IP患者血清中NLR与MLR、PLR、CRP水平及ESR的相关性。比较CTD-IP患者治疗前与治疗1、6个月后血清中NLR、MLR、PLR水平变化。结果 观察组入院时NLR、MLR、CRP、PLR、ESR的水平显著高于常规组,但FVC、FEV1%、FEV1/FVC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组NLR、MLR、PLR、CRP水平低于急性加重期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D-IP患者血清中NLR与MLR、PLR、CRP、ESR呈正相关(r=0.632、0.583、0.522、0.687,P<0.001)。治疗1、6个月后,稳定期组与急性加重期组患者NLR、MLR、PLR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稳定期组NLR、MLR、PLR水平低于急性加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LR、MLR、PLR对CTD-IP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不能依靠单一指标进行诊断,应联合诊断。
-
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