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模式对2型糖尿病并发症筛查的干预效果

作者:黄砚萍; 吴蕾; 毛凡; 董建群*
来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2019, 27(04): 247-251.
DOI:10.16386/j.cjpccd.issn.1004-6194.2019.04.002

摘要

目的了解社区"5+1"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模式(以下简称"5+1"模式)在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社区糖尿病患者中并发症筛查的干预效果,为"5+1"模式在不同地区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南京市、山西省晋中市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3个城市6个区的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2 467名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社区糖尿病管理干预试验。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本单位,将每个区内的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采用"5+1"模式管理,共1 25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模式管理,共1 214例患者。采用面对面的问卷调查方式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和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筛查情况,录入项目组自主研发的"糖尿病分阶段达标管理系统"。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对随访满2年的患者进行分地区匹配,共筛选出1 514名患者进行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χ2检验。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眼底检查率、足部检查率、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率和心电图检查率均较干预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足部检查率、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率和心电图检查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江苏地区干预组患者的足部检查率、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率高于山西和宁夏地区干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5+1"模式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干预效果,可依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医疗卫生资源环境等调整干预措施和方式,以最大化"5+1"模式的干预效果。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