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脑肠轴平衡学说,从血液神经递质角度探讨从脾论治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机制。方法采用中央随机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方法,将272例符合脾不统血证的ITP患者随机分健脾益气摄血组(A组)90例、健脾益气摄血联合强的松组(B组)90例、强的松组(C组)60例。A组给予健脾益气摄血配方颗粒口服,每次1袋,每日2次;C组强的松首次剂量按11.5 mg/(kg·d),早8点顿服;B组配方颗粒、强的松用量、用法同A、C组。3组均以21天为一疗程。结果 3组治疗后外周血小板分度评分值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7天与第1天出血分度评分值组内比较,A组、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第21天出血分度评分值分别与第1天比较,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组治疗前后β-内啡肽(β-EP)测定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治疗前后血管活性肠肽(VIP)测定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B 2组分别和C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益气摄血方可能通过调控血液神经递质激活机体止血机制。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