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早剥产妇妊娠期止血功能变化特征及其预测产后出血的价值

作者:吴笛; 龚晨; 兰晶; 郭晗; 杨静; 杨硕; 魏瑗*; 乔蕊*
来源:临床检验杂志, 2019, 37(09): 661-665.
DOI:10.13602/j.cnki.jcls.2019.09.05

摘要

目的研究发生胎盘早剥的孕妇在妊娠期止血功能的改变与正常妊娠是否有差异,以及临产前止血功能检测是否有助于产后出血的预测和判断。方法连续入选2013年12月1日至2018年12月1日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分娩诊断为胎盘早剥的孕妇,同时根据年龄和孕周匹配健康妊娠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对照。收集入选产妇的临床资料、产后结局及怀孕至分娩期间所有止血功能检查结果等数据并分析。结果连续入选胎盘早剥产妇152例,健康妊娠产妇26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101例。正常妊娠过程中,随着妊娠周数增加,PT、APTT和TT都逐渐缩短,Fib、FDP和DD都逐渐升高;妊娠期糖尿病组表现类似变化趋势;而在胎盘早剥组中,Fib(g/L)在妊娠中期后表现下降的趋势,在临产时低于健康妊娠组(4.11±0.17 vs 4.35±0.07,P=0.011)。胎盘早剥孕妇无论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临产前Fib(g/L)在产后出血组和非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41±1.29 vs 4.30±0.94,P=0.001);ROC分析显示,临产时Fib判断胎盘早剥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AUC=0.703(95%置信区间为0.596~0.810),取截断值为4.00 g/L,阴性预测值为0.883。结论胎盘早剥孕妇Fib水平不像正常孕妇和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一样随妊娠周数升高,临产时检测Fib水平应有助于判断胎盘早剥孕妇是否发生产后出血。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