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置入B-V231P-A型双腔取石球囊导管在治疗大咯血中的价值及安全性。方法按照支气管镜操作常规准备,尽可能在大咯血间歇期进行。边插入支气管镜边止血,直至找到出血支气管,随即沿工作通道放入引导导丝,沿导丝放入第一根双腔微导管。依据管径大小向球囊导管工作通道分别注入不等量生理盐水以固定球囊,判定球囊是否具有足够支撑的着力点。随后观察另外段或亚段支气管是否仍在持续出血,再继续按上述方法置入第2根球囊导管。在确定封堵目标支气管已停止出血后退出支气管镜。每隔4~6 h向球囊导管的工作通道注入凝血酶500 U并回抽观察支气管内出血情况,以确定球囊导管放置时间。每6~8 h回抽固定球囊液体量的一半,避免因完全放松固定球囊而导致移位的发生。如在此期间再次出现大咯血,则选择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或手术治疗。依据术后患者咯血量并结合从工作通道回抽吸液体颜色深浅的改变情况,分为完全停止、明显减少、有所减少、失败无效等4个层次进行疗效的判断。结果 20例患者手术操作顺利,其中6例置入1根、13例一次性成功置入2根,操作时间约5~10 min。术后出血即刻完全停止12例、明显减少5例、有所减少2例、失败无效1例,大咯血即刻控制率60%(12/20),总体有效率85%(17/20)。结论置入B-V231P-A取石球囊导管治疗大咯血,能够使部分患者的病情及时得到控制,挽救患者的生命。另为可能需要进一步行BAE术及外科手术的患者创造了诊断和气道准备条件的时间。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及可靠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推荐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