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西省粮食生产在黄河流域乃至全国极具特色,其少主粮、多杂粮的特殊作物种植结构对实现区域稳粮保供和推动农业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针对山西省粮食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利用问题,评估了2011—2021年山西省各地级市粮食生产面临的水资源稀缺状况,核算了不同粮食生产结构下水足迹的时空分布变化,测评了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从粮食生产水资源利用的稀缺压力、足迹状态和效率响应维度构建三维分析框架,提出山西省各地级市兼顾粮食生产和水资源优化利用的措施。结果表明:1)2011—2021年山西省水资源稀缺状况总体得到改善,水稀缺指数由2011年的1.36下降至2021年的0.87;2)粮食生产水足迹总量下降了8.9%,而高粱、谷子、薯类等杂粮和新主粮作物的水足迹占比从2011年的11%上升至2021年的15%左右;3)粮食生产水足迹总量呈现“北低南高,东低西高”空间特征,晋西南地区平均年水足迹总量在15亿m3以上,是区域粮食生产水足迹总量最高的地区;4)粮食生产的水资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20%以上的地区在粮食生产过程中实现了水资源有效利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