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究大连地区健康体检人群血清25-(OH)-D3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的关系。方法 筛选出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15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体检并符合纳排标准的体检者3 069例。收集整理体检者的数据资料进行横断面研究。依据空腹血糖受损情况分为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比较性别、年龄、空腹血糖、血清25-(OH)-D3、高血压和(或)血压高、糖尿病家族史、甲状腺结节和(或)囊肿、脂肪肝、血压、腹围、体重指数、血常规、肝功能、尿酸、血脂等变量的组间差异性,并分析血清25-(OH)-D3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的相关性。按血清25-(OH)-D3水平分为缺乏组(<20 ng/mL)、不足组(20~30 ng/mL)和适宜组(>30 ng/mL),并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创建4种不同模型,分析不同25-(OH)-D3分组与空腹血糖受损的优势比(OR)及95%置信区间(95%CI)。结果 在本研究中,除外糖尿病家族史、甲状腺结节和/或囊肿、球蛋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5个变量外,余变量在对照组和空腹血糖受损组间均具有显著差异性;血清25-(OH)-D3水平与空腹血糖受损呈正相关(r=0.112,P<0.001);与25-(OH)-D3缺乏组相比,在未调整任何变量时,不足组和适宜组的空腹血糖受损的OR(95%CI)为1.60(1.36~1.87)和1.58(1.16~2.14)。在调整众多变量后,不足组和适宜组的空腹血糖受损的OR(95%CI)为1.41(1.17~1.70)和1.44(1.01~2.05)。结论 血清25-(OH)-D3水平升高可能促进空腹血糖受损的发生,管理25-(OH)-D3水平或促进25-(OH)-D3向活性形式1,25-(OH)2-D3的转化可能是预防空腹血糖受损的新措施。
-
单位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