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半岛夜间△θse时频特性及其与雷雨天气关系分析

作者:刘艳群; 张骥; 朱学超; 张羽*; 植石群
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2020, 40(03): 65-70.
DOI:10.16778/j.cnki.1671-5934.2020.03.011

摘要

为探究雷州半岛夜间△θse时频特性及其与雷雨天气关系,以达到提高天气预报技术,利用时频分析技术和数理统计方法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2007年雷州半岛夜间△θse平均值为-2.0,最小值为-37.4,最大值为25.5,变化波动,分布形态属正偏(右偏).1、10、11、12月的夜间△θse平均值为正值,2、3、4、5、6、7、8、9月的夜间△θse平均值为负值.在冷空气频繁活动季节内,雷州半岛夜间△θse值较大,变化波动明显,出现全年最大值和幅值变化明显的峰和谷;在高温炎热季节,变化较为平缓,只存在值较小的弱中心.在雷州半岛,冷空气活动是影响夜间△θse值、振幅和波动频率的主要因素之一.雷州半岛出现雷暴、大暴雨、暴雨和大雨天气时,必须当天或近三天的夜间△θse至少有一天为负值,大气不稳定是必要条件;但有时在夜间△θse很小条件下,层结变性过快或不具备触发条件,也不产生雷暴、大暴雨、暴雨和大雨天气.冷空气影响后的中雨及以下的低温阴雨天气,多数为正值,对应的夜间△θse值较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