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体重指数(BMI)与其心理状态、行为状态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法选取松滋市2019年1月-2021年12月842例学龄期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分类标准”,将其分为标准体重组(n=750)及肥胖组(n=92)。比较两组心理状态[小学生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行为状态[儿童行为量表(CBCL)]差异,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模型分析肥胖组儿童BMI与MHRSP、CBCL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肥胖组MHRSP各维度评分、总分及CBCL各维度评分均明显高于标准体重组(P<0.05);肥胖组BMI与MHRSP、CBCL各维度评分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学龄期单纯性肥胖儿童BMI与心理状态、行为状态密切相关,儿保科临床在开展医学营养管理控制肥胖病情的同时,也应关注此类儿童心理健康及社会能力、行为问题,制定个性化沟通模式并帮助家长改进教育方式,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状况全方位改善。

  • 单位
    松滋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