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2014—2015年中国教育追踪调查(CEPS)数据,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比较学校情境下初中生锻炼和不锻炼负性情绪差值的平均处理效应。结果显示:初中生参加学校体育锻炼可以显著且稳定地缓解负性情绪(P<0.05);体育锻炼对女生、独生子女、中等收入家庭的学生减少负性情绪的效应更显著;在以城市和地区为单位的宏观视野下,学校体育锻炼对调节学生负性情绪的作用发挥了促进教育公平的积极效应。基于以上结果,学校体育活动应当作为一个验证有效的、普惠性的、兼顾教育公平的心理健康疏导手段,引起学校和家长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