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地方探索开展“小切口”立法,有效推动了民生改善和社会治理创新,引发广泛关注与好评。但是实践中,有的地方片面追求“小切口”立法,甚至出现了形式主义,包括选题泛化、选题过小、用语模糊、抄袭模仿、求全求整等。这些问题主要是功利主义下立法观错位、法律万能主义立法观影响、立法调研大而化之、地方立法技术精细化不足以及立法工作队伍专业化、创新力不强等导致的。针对“小切口”立法中的形式主义顽疾,地方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因症施策,优化评价机制,强化立法调研,健全立项论证,提升立法技术,加强队伍建设,着力推动“小切口”立法持续发展壮大,发挥更大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