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慢疾病伴随的炎性反应,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长期无序、失控的炎性反应会持续损伤细胞和组织,导致组织器官异常重构,最终导致器官功能衰竭。炎性疾病是针灸临床的重要适应证,如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针灸性炎性疾病和多种慢性可以治疗16种炎性疾病,多个西方临床实践指南建议针灸可以治疗过敏性鼻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炎性疾病。随着现代医学的高速发展和针灸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越来越多的研究从不同角度和层次揭示了针刺抗炎作用的内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