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维护王权和皇权的传统审计向近代以国家为中心的政府审计转变是近代审计转型的重要标志。在清末预备仿行立宪的践行中,清廷鉴于各国审计模式有别,以及官吏中饱、执法不严等弊端,从而呈现出仿行但又有别于日本的审计制特征。特别是随着中央与地方财政整顿进程的加速,诸多大臣奏请速设中央审计院,并在遴选院长要职之时还体现出平满汉畛域的特点。虽然随着辛亥革命的爆发,清末筹设的中央审计院仅初具雏形,具有暂行性,但是其六司及其职掌、人员设置、任期制等均被民国继承和发展,因而又具有延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