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评估改良经肛括约肌间切开(TROPIS)术对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的长期影响,并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方法。纳入行手术治疗的高位肛瘘患者181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试验组(采用改良TROPIS术治疗)84例与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97例,随访12~36个月(中位时间21个月),比较2组一般情况、治愈率及肛门功能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术后肛门功能的风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及Hosmer-Lemeshow检验评价预测效能。结果 试验组的复发率为8.33%,低于对照组的20.62%,术后肛门控气、生活方式改变评分及Wexner失禁总评分较术前增加(P<0.01),但各项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全组79例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下降,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增高(OR=4.579)、马蹄形肛瘘(OR=158.011)、瘘管数目较多(OR=8.789)、病变牵涉外括约肌(OR=6.883)及手术方式中切开挂线术治疗(OR=7.082)是影响高位肛瘘患者术后肛门功能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各独立危险因素,总的预测概率AUC=0.903(95%CI:0.859~0.947,P<0.01),Hosmer-Lemeshow检验结果显示,χ2=5.603,P=0.587,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预测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论 相比切开挂线术,改良TROPIS术治疗高位肛瘘更加安全有效;但该术式仍然会导致术后肛门长期功能降低,针对肥胖和瘘管走行复杂的患者,术中应尽可能保护肛门括约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