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世纪四五十年代,杨荫浏随国立音乐院迁至南京。在南京期间,杨荫浏对夏一峰、谢孝苹、凌其阵等琴家的演奏,首次以五线谱与减字谱对照方式进行记谱,并汇集为《琴荟》五卷。同期另有以改革谱式记谱的《琴谱》一卷。在杨荫浏的学术生涯中,琴学研究所占比重甚少,甚至为人所忽略。但记谱的过程就是音乐分析的过程,体现学者对于该音乐形式理解的深度。本文通过对杨荫浏的采访资料、《琴荟》《琴谱》及其相关文献的述考与解读,勾勒出杨荫浏的师承、交游以及琴学研究的轨迹,以期加深对杨荫浏琴乐观乃至对20世纪四五十年代古琴历史的认识。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