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病死率高、发病急的特点,虽然临床上其治疗方式已取得较快进展,但是病死率及再入院率依旧很高。因此,明确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1年内再入院的危险因素对患者预后意义重大。目的 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列线图,并评估其区分度和有效性。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在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47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1年内是否因冠心病再次入院治疗,将其分为再入院组(42例)和未再入院组(20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采用ROC曲线、H-L拟合优度检验、校准曲线评估该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区分度及有效性。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918,95%CI(1.848,4.607)]、糖尿病[OR=2.289,95%CI(1.523,3.441)]、总胆固醇[OR=1.760,95%CI(1.301,2.380)]、三酰甘油[OR=2.305,95%CI(1.645,3.229)]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P<0.05)。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构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的曲线下面积为0.843。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5.786,P=0.357。列线图模型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的实际曲线接近理想曲线。结论 年龄、糖尿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且基于上述影响因素构建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较好的区分度和有效性,能够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后1年内再入院风险的有效工具。

  • 单位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