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患者丙戊酸血药浓度低于达标浓度的影响因素及风险预测模型

作者:段自皞*; 朱枝祥; 李晶; 何春远; 常伟; 沈炳香
来源: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0, 36(12): 1628-1630.
DOI:10.13699/j.cnki.1001-6821.2020.12.008

摘要

目的研究癫痫患者丙戊酸(Valproic acid,VPA)血药浓度低于达标浓度的影响因素,并构建VPA血药浓度低于达标浓度的风险预测模型,为VPA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9年7月在我院遵医嘱服用VPA并监测VPA血药浓度的166例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将77例低于50μg·mL-1的患者归为低于达标浓度组,89例在50~100μg·mL-1有效浓度范围内的患者归为达标组。记录2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低于达标浓度的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组日用剂量、剂型、合用碳青霉烯类、胃管注入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剂型(OR=0.12,95%CI:0.05~0.29)、合用碳青霉烯类(OR=19.66,95%CI:2.03~190.23)、胃管注入(OR=15.11,95%CI:1.60~143.16)为影响VPA血药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均与VPA血药浓度高度相关。基于日用剂量、剂型、合用碳青霉烯类、胃管注入项,建立列线图风险模型。经验证,该模型预测能力较好,同时用Bootstrap内部验证法验证该模型,C-index指数为0.798(95%CI:0.732~0.864),表明该模型精准度、区分度良好。结论非缓释剂型、合用碳青霉烯类、使用胃管注入的方式给药均为VPA血药浓度低于达标浓度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据此预防规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