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建立预测药物敏感性的结直肠癌原代肿瘤模型,并在该模型中进一步评价Ad/Bcl-XL shRNA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结直肠癌手术标本的新鲜组织建立原代肿瘤模型。建模后利用Ad/Bcl-XL shRNA瘤内注射进行后续的抗肿瘤治疗,同时以Ad/GFP和PBS作为对照。治疗后测量肿瘤大小,监测治疗对肿瘤的杀伤作用及正常脏器的毒性作用,并观察裸鼠存活时间。结果:共接种了22例结直肠癌肿瘤标本,有3例标本成瘤,分别命名为NO.9、NO.15和NO.18,它们在形态学上与患者原始肿瘤基本一致。Ad/Bcl-XL shRNA治疗后结果显示,其在3例原代肿瘤模型中均能显著抑制结直肠肿瘤的生长。在NO.9模型中,Ad/Bcl-XL shRNA治疗组的肿瘤体积为(351.4±108.4)mm3,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则分别为(666±103.6)和(677.3±252.6)mm3,H=8.06,P=0.018;在NO.15模型中,Ad/Bcl-XL shRNA治疗组肿瘤体积为(240.4±83.3)mm3,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则分别为(474.4±44.4)和(559.9±118.4)mm3,F=19.409,P<0.001;在NO.18模型中,Ad/Bcl-XL shRNA治疗组肿瘤体积为(230.5±187.9)mm3,Ad/GFP组和空白对照组则分别为(619±139.7)和(668.7±246.6)mm3,F=8.966,P=0.003。后续的TUNEL分析显示,Ad/Bcl-XL shRNA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其凋亡率达到10.98%,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的1.52%和Ad/GFP组的1.47%,H=9.38,P=0.009。同时结果还显示,Ad/Bcl-XL shRNA治疗后显著延长了荷瘤裸鼠的存活时间,在模型NO.9中,空白对照组、Ad/GFP组以及Ad/Bcl-XL shRNA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31、31.4和58d,P=0.009;在模型NO.15中,3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75.3、84.3和99d,P=0.014;在模型NO.18中,3组的平均存活时间分别为33.4、33.6和72.8d,P=0.046。结论:Ad/Bcl-XL shRNA在结直肠癌原代肿瘤模型中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提示其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治疗结直肠癌的方法。
-
单位空军杭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