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叔丁基对苯二酚对大鼠视网膜新生血管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模型组与治疗组),每组10只。对照组为正常SD大鼠,给予基础饲料喂养;模型组与治疗组为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治疗组在模型构建后7 d采取玻璃体注射叔丁基对苯二酚治疗。记录大鼠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与第21天体重;观察大鼠视网膜无灌注区铺片面积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和视网膜病理情况;检测大鼠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模型组和治疗组造模成功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与第21天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模型组和治疗组大鼠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第14天与第21天治疗组大鼠的体重显著高于模型组(P<0. 05)。对照组大鼠视网膜未见无灌注区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出现,治疗组大鼠视网膜无灌注区铺片面积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均显著少于模型组大鼠(P <0. 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视网膜层次病理性变化减弱,水肿程度降低,各层的结构稀疏排列的程度降低。模型组与治疗组大鼠的Nrf2、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Nrf2、VEGF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 <0. 05)。结论叔丁基对苯二酚治疗的可促进视网膜病变模型大鼠体重恢复,并抑制新生血管内皮细胞的生成和Nrf2、VEGF蛋白的表达,减轻视网膜损伤。
-
单位丹东市第一医院; 宝鸡市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