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某新型压铸铝合金烘道部件开发过程中,观察到发生了早期腐蚀失效的现象。针对此现象,从腐蚀产物组成、显微组织结构及腐蚀机理等方面入手,讨论了腐蚀形成的原因。结果表明,该部件的压铸铝合金材料由先共晶α-Al及(Al+Si)共晶构成;材料的腐蚀以电化学腐蚀为主,形成的腐蚀产物主要为Al(OH)3及少量AlOOH;腐蚀后的材料表层残留为黑色的Si及富Fe相,结构疏松。适当降低Fe、Si含量及优化压铸工艺可改善铝合金烘道显微结构,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