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的晚期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echinococcosis,HAE)患者术后气管导管拔管时间与术中基本因素的相关性,分析术中血气结果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2月—2017年8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4例行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手术的晚期HAE患者资料,对其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患者拔管时间与术中麻醉时长(r=0.472,P=0.031)、出血量(r=0.524,P=0.015)、红细胞悬液输入量(r=0.627,P=0.002)、血浆输入量(r=0.617,P=0.003)存在相关性。术后3个月内有、无肺部并发症发生的患者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3.74±15.84)、(15.52±19.40)h,P=0.327]。患者动脉血血气p H值、血糖、乳酸、碱剩余等指标在各时点与阻断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钾在术毕较阻断前升高(P<0.05),游离钙在阻断后和开放后与阻断前比较出现一过性下降(P<0.05),血红蛋白在阻断后和开放后下降较明显(P<0.05)。结论离体肝切除联合自体肝移植术中尽量减少麻醉时长和出血,可以缩短带管时间改善预后。其无肝期较长,使得患者术中血气分析变化大,术中应加强血气分析监测,及时调整,维持酸碱及电解质的稳定。
-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