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化卒中救治体系的建立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救治绩效指标的影响

作者:李又佳; 钟志耕; 韩小妍; 周路; 黄燕; 杨保生; 陈锦灿; 陈东梅; 殷万春; 莫俊宁; 罗宋宝; 黄惠琴; 翁国媚; 梅敏
来源:中国临床研究, 2022, 35(03): 355-359.
DOI:10.13429/j.cnki.cjcr.2022.03.013

摘要

目的 以卒中中心建设为平台,探索如何因地制宜构建急性卒中救治体系,观察卒中救治体系建设对缺血性脑卒中救治效能提高的临床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建立前(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救治的1 029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对照组,卒中中心建立后(2018年9月1日至2019年8月31日)的1 7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急性缺血性卒中绿色通道的管理绩效指标、临床治疗绩效指标、并发症预防的绩效指标、二级预防绩效指标、康复治疗绩效指标以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通过多学科合作建设卒中救治体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入院-静脉溶栓时间(DNT)由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前的120 min缩短至82 min,静脉溶栓比例、平均住院费用较体系建设前明显上升(P<0.01);吸入性肺炎发生率、脑卒中住院死亡率及去骨瓣减压术比例均有所下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两组血管内治疗比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入院48 h内和出院后抗血小板药物使用率、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康复治疗比例、吞咽功能障碍筛查率、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织化的卒中救治体系建立可显著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