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翰林院秀才由前代科举中的"童子科"发展而来,专门选拔天资过人、聪敏伶俐的幼童以作储备人才。他们由地方官员或朝中大臣推荐至京,经考核通过后便可入翰林院读书学习经义和书法,在学习的同时亦需要在翰林院参与相应的书办工作,最终可直接授予官职,或选择通过科举入仕。这一制度使这些有特殊才能的幼童得以迅速成长,也为明王朝选拔出一批专精人才,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官场一时的滥举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