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利用微团培养和胚胎干细胞试验评价二硝酰胺铵(ADN)潜在的胚胎发育毒性, 并评估其是否为致畸物。方法于2018年9月, 分离大鼠胚胎并收集肢芽细胞, 使用不同浓度(0、312.50、625.00、1 250.00、2 500.00、5 000.00、10 000.00 μg/ml)ADN进行染毒, 计算细胞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并评价ADN致畸作用。在胚胎干细胞试验中, 检测不同浓度(0、39.06、78.13、156.25、312.50、625.00、1 250.00、2 500.00 μg/ml)ADN对小鼠胚胎干细胞(mESCs)向心肌细胞分化的抑制作用, 以及对mESCs和3T3细胞的细胞毒性, 并评价其胚胎毒性。以已知的强胚胎毒性药物5-氟尿嘧啶和非胚胎毒性药物青霉素-G为试验材料, 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并采用验证性试验模型评价ADN的胚胎毒性。结果微团培养试验中, 各个浓度ADN组大鼠胚胎肢芽细胞增殖抑制率和分化抑制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ADN对肢芽细胞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分别为7 480.32和4 526.09 μg/ml, 判定ADN为非致畸物。胚胎干细胞试验中, 各个浓度ADN组mESCs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 156.25、312.50、625.00、1 250.00、2 500.00 μg/ml ADN组3T3细胞增殖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ADN对mESCs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和半数分化抑制浓度分别为1 851.73、1 796.39 μg/ml, 对3T3细胞的半数增殖抑制浓度为3 334.35 μg/ml, 判定ADN为无胚胎毒性。结论经微团培养和胚胎干细胞试验模型评价, ADN无胚胎毒性, 属于非致畸物。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