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对分娩镇痛初产妇子宫肌和腹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法将2019年1-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实施自然分娩的180例初产妇分为对照组、罗哌卡因组与左布比卡因组,每组60例。对照组未采取镇痛措施,罗哌卡因组与左布比卡因组分别使用0.062 5%罗哌卡因与0.062 5%左布比卡因进行分娩镇痛。比较三组分娩结局;于分娩镇痛开始时(T1)、分娩镇痛后15 min(T2)、分娩镇痛后30 min(T3)和分娩镇痛后45 min(T4)采用VAS评分评估三组产妇疼痛情况。比较三组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中子宫肌及第二产程中腹肌肌电图(EMG)能量参数,包括爆发波次数、爆发波持续时间、均方根(RMS)、功率及峰值频率。结果:三组钳产率及产后2 h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与对照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及缩宫素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左布比卡因组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缩宫素使用率均高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T1时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和左布比卡因组T2、T3、T4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与左布比卡因组T2、T3、T4时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中,罗哌卡因组和左布比卡因组子宫肌EMG的RM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布比卡因组子宫肌EMG功率均低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子宫肌EMG爆发波持续时间、爆发波次数及峰值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中,左布比卡因组子宫肌EMG爆发波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哌卡因组和左布比卡因组子宫肌EMG的RMS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子宫肌EMG爆发波次数、功率和峰值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产程中,左布比卡因组腹肌EMG的RMS、功率和峰值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和罗哌卡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腹肌EMG爆发波持续时间和爆发波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浓度罗哌卡因(0.0625%)对自然分娩初产妇的分娩镇痛具有很好的效果,不延长产程,且对产妇子宫肌和腹肌收缩力无明显影响。

  • 单位
    随州市曾都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