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良(HED)患儿的早期可摘义齿修复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修复科2014年5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全部HED患儿共10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1例,初诊年龄4~7岁。患儿口腔表现为先天无牙或绝大多数牙缺失,采用可摘义齿(全口义齿或可摘局部义齿)进行早期修复。义齿的设计除了较好地恢复牙列的功能外,还尽量避免影响患儿口颌系统和天然牙的发育,修复后每隔3~6个月复诊,根据患儿颌骨及天然牙的萌出和发育调改、重衬或重新制作义齿。随访期1~6年。结果所有患儿修复后经1~8周后均可适应义齿。在随后的修复效果满意度调查中,所有患儿在美观、发音及自信心等方面均改善明显或较明显;9例患儿咀嚼功能改善明显或较明显;在义齿固位方面,仅2例患儿认为"义齿稳固";9例患儿在随访期颌位关系稳定,面型发育正常,1例患儿因故停戴下颌全口义齿8个月后导致上下颌弓呈反牙合关系,面型呈明显的凹面型。结论早期可摘义齿修复可恢复HED患儿的咀嚼、发音等功能,并促进颞下颌关节和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正确的人工牙排列位置和基托磨光面形态是改善可摘义齿固位稳定的重要因素;HED患儿无稳定的颌位关系,应根据颌面部及牙槽嵴的解剖标志确定并建牙合;患儿和家长的依从性对治疗效果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