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的身份疑案》一文本身也存在着“模仿复制”疑案,不免减损了质疑中国哲学身份的力量。该文质疑中国的传统学问不符合逻辑或不够科学,但现代学者的理学研究从一开始就致力于追求逻辑与科学。该文更以为传统学问文化有余而思想不足,而在哲学主导之下的理学研究,正是各种思想派别或方法的演练场,虽不无启发,却往往失大于得。对哲学抱有的任何预期,都可能意味着从一开始就与经学或理学不在同一个频道上。若转换为理学何以为理学的问题,避免受任何哲学的预期形态干扰,才有可能摆脱身份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