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比较分析不完全型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IKD)和完全型川崎病(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 CKD)患儿的临床特点,为IKD患儿的早期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徐州市中心医院2020年12月~2022年8月收治住院的97例川崎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67例CKD和30例IKD,观察比较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临床特征、实验室各项指标、影像学检查结果及治疗效果等。结果 两组患儿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有发热,但IKD组患儿发热时间长于CKD组患儿的发热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3±2.29天vs 7.52±2.16天,t=6.227,P<0.05)。与CKD组比较,IKD组患儿口腔黏膜改变、眼结膜充血、肛周脱皮、颈部淋巴结肿大、四肢末梢改变的发生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患儿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最大血小板计数、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血红蛋白、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钠浓度、尿沉渣中白细胞计数各项实验室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IKD组患儿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以及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intravenous immunoglobulin, IVIG)耐药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CKD组患儿,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KD患儿经IVIG和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均治愈或好转。结论 IKD患儿相对于CKD患儿发热时间长,临床表现不典型,实验室检查与CKD患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及对IVIG的耐药率均较CKD高。临床医师应通过仔细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查及心脏影像学检查,尽早确诊,并积极给予IVIG应用,尽快减轻炎性反应,改善患儿预后。
-
单位徐州市中心医院; 蚌埠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