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高校在对口帮扶贫困县中延续了“农校对接”的做法并拓展为“校农结合”。以贵州省G大学对口帮扶Z县为例,“校农结合”主要有四种方式:校园展销、食堂采购、教师团购和门店直销。通过“校农结合”建立农民与高校师生的紧密关系是一种构建产销直接对接的“巢状市场”创新,在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市场经营能力等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却面临市场边界宽泛而又“脱嵌”于主流市场,农户组织薄弱与质量监督保障机制不完善,校农互信互助机制难以建立等实践困境。在乡村振兴开局时期,建议建立政策补偿机制、“赋能”农民提高自组织程度,建立校农“社区营造”平台,以此形成“校农结合”的可持续机制。
-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