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罗伯特·达恩顿提出的书籍循环交流模型为引子,评述了书籍与社会秩序变迁之关系。对地下书籍对于旧制度秩序的解构而言,达恩顿在书籍流通环节忽略了对于书报检查制度内部复杂性的分析,而在书籍阅读环节缺少对地下书籍的"去合法性"具体机制的剖析。秩序解构只是书籍社会功能的可能性负面后果,建构秩序更是书籍生产和传播的主要目的。解读书籍的秩序建构,需要分析读者、作者、文本在特定社会历史背景中的动态互构,进而理解个体的阅读实践如何走向个体或群体行动。同时,地下书籍的出版及传播,存在批判和政治安全阀等正向功能,而非天然指向秩序解构。因此,可以从建立和完善阅读控制体系、舆情应对机制、安全阀功能等层面入手,实现既有秩序的正面重塑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