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通过介绍3种Feulgen染色法,以经典的标准Feulgen染色法作为对照,评估温度及染色方法对细胞DNA倍体诊断的影响。方法根据细胞病理学TBS诊断标准,将收集的标本划分为未见上皮内病变/恶性肿瘤(NILM)、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两组,采用标准Feulgen染色法(25℃)、改良Feulgen染色法(40℃)、快速Feulgen染色法(55℃)对这两组涂片分别染色,用MotiCytometer全自动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各倍体[二倍体(2c)、四倍体(4c)、多倍体(> 4c)]细胞核积分光密度(IOD)及其变异系数(CV)值,绘制酸解曲线图,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种染色法细胞核染色深,核轮廓清晰,胞浆及玻片背景干净。标准Feulgen染色法最佳水解时间为4070 min。改良Feulgen染色法最佳水解时间为1530 min。快速Feulgen染色法反应迅速,平台期短,在0.53.0 min IOD差异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F=12.40,P <0.01),而1.02.0 min IO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4,P> 0.05),故1.02.0 min可作为最佳水解时间。3种染色法2c细胞核IOD最大值分别为127、128、1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0,P> 0.05),4c及> 4c细胞3种染色法反应最大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同一温度下正常细胞、病变细胞最佳反应时间一致。结论不同温度下的Feulgen染色方法各具优劣,病理诊断工作者在选择染色温度时,应综合考虑水解、染色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验室的需求选用适宜的染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