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图经》果部、菜部、米部药图分析

作者:彭华胜; 黄璐琦*
来源: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24): 6065-6071.
DOI:10.19540/j.cnki.cjcmm.20200925.101

摘要

《本草图经》是迄今存世的最早版刻本本草图谱,绘有933幅药图。该文以《本草图经》果部、菜部和米部药图进行分析,以探讨药图类型以及药图绘制时相关信息。《本草图经》果部、菜部与米部共76幅图,可分为折枝图、绘有地面图、无根植株图与有根部的完整植株图4种类型,其中前三者类型在唐宋画中均有类似图,带根的全株植物图可称为《本草图经》创立的中国特色的药图类型。该4种类型图对后世本草图谱,如《履巉岩本草》《救荒本草》《本草品汇精要》《质问本草》《植物名实图考》均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折枝图与有根部的完整植株图2种类型,在当代《中药材品种论述》《中华本草》等重要中药学著作得到继承与发扬。果部、菜部与米部植物图具有很高写实性与艺术性,不仅有承载传达药用知识的作用,同时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可以推断《本草图经》至少果部、菜部与米部植物部分图有专业画家的直接参与。另外,通过几组图绘制风格高度一致,推断无地名图很可能为编纂团队统一绘制,且地方献图可能经过了后期编纂团队的修正与完善。

  • 单位
    道地药材国家重点实验室; 安徽中医药大学; 中国医学科学院; 中国中医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