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江苏南通方言中"侯"常被认为指称"男孩"和"儿子",当其读为轻声时则可以表现为"X侯",代表对"X"的称呼。但"侯"在语义源流上与"男孩"并无太大关联,而"猴"在古汉语中有用来指代"男孩"的用例,后者更适合作为"男孩"意义的方言本字。"X猴"结构中,"猴"从名词虚化为词缀可以视为语法化过程,此过程始于"系数词+猴"结构语义的分化,受到了经济原则的驱动、高频重复的刺激以及语言主观性的影响。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