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子宫内膜癌在我国发病率居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好发于50岁左右的围绝经期妇女。其发病率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呈上升趋势,但其5年生存率却呈下降趋势[1]。包括子宫切除术、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在内的标准手术方案被认为是早期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然而,标准手术方案对于所有类型的子宫内膜癌并不完全有效,术前分期和风险分层对手术计划至关重要[2]。静脉超声造影(CEUS)可以鉴别子宫内膜疾病和动态评估毛细血管灌注。通过使用CEUS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分析,可以进行定量灌注评估,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