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发生流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为流产后出血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7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早中孕期(孕周<28周)流产后出血产妇82例为试验组,匹配相同孕周无流产后出血的产妇82例为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法筛选与流产后出血相关的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35岁、体质指数(BMI)≥24 kg/m2、宫颈分泌物培养阳性、胎盘低置或前置状态、中性粒细胞计数增高、高谷草转氨酶等是流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高谷草转氨酶、BMI≥24 kg/m2、羊膜腔感染、高白蛋白及高血红蛋白与流产后出血独立相关(P<0.05),其中BMI≥24 kg/m2及羊膜腔感染同流产后出血关系最为密切,其OR值分别为53.460及15.975。结论:流产后出血受多种因素影响,识别并评估流产后出血高危因素,有助于降低流产后出血发生率。
-
单位福建省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