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师德教育曾经是师德失范行为防治的唯一治理模式,后来演变为师德失范行为防治的治理模式之一,但其始终是师德失范行为防治的基本或首要治理模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师德教育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而且往往沦为工具主义、理想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温床”。工具主义、理想主义和形式主义师德教育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会分别通过认知偏差机制、情绪无感机制、意志伪善机制导致教师师德失范行为的发生。基于此,为防治师德失范行为,提出建设学校伦理实体,将伦理道德决策纳入师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倡导参与式讨论与实践,将教师共情置于师德教育方法的中心;监测并调控学校伦理道德氛围,优化监督、问责、惩处的师德管理举措等建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