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或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在全面血糖控制上的差异

作者:陶晓明; 蒋翠萍; 黄宇新; 邱婕萸真; 徐媛媛; 冯强; 谭雯; 孙华; 顾芹*; 孙皎
来源: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2020, 29(06): 423-427.
DOI:10.19577/j.1007-4406.2020.06.007

摘要

目的应用连续血糖监测,评价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或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在全面血糖控制上的差异。方法稳定治疗并安装72 h连续血糖监测的2型糖尿病患者共87例,其中43例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MS组),44例治疗方案为二甲双胍联合DPP-4抑制剂(MD组)。录入人口统计学和实验室检查数据,分析2组间血糖波动参数、低血糖和血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的差异,进一步使用回归分析得出血糖波动和低血糖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MS组的早餐后2 h静脉血糖、最大血糖波动、平均血糖波动、血糖标准差和日间血糖波动均高于MD组(P<0.05)。MS组低血糖发生率高于MD组(34.9%vs 11.4%,P<0.05);TIR低于MD组[(83.6±18.9)%vs(95.1±7.0)%,P<0.05]。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糖化血红蛋白、糖化白蛋白、空腹静脉血糖、空腹C肽、餐后2 h C肽和肾小球滤过率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显示使用磺脲类降糖药是平均血糖波动、低血糖发生和TIR的独立相关因素,糖化血红蛋白、病程与TIR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磺脲类降糖药治疗时需警惕常规血糖监测不易检出的血糖波动和低血糖风险,而联合DPP-4抑制剂的患者血糖波动较小,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