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基于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对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四个英译本中的惯用语、方言和歇后语等"乡土语言"英译的"求真度"和"务实度"进行了定性与定量对比分析,并利用译者行为批评理论中的"译者角色化"概念,探讨了隐藏在各译本不同的"求真度"和"务实度"背后的社会动因和译者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文末对影响中国文学文化外译"走出去"与"走进去"的诸如译者能力与译者选择等因素做简要论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 单位
    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