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探讨种植不同作物对坡地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有机碳含量变化特征的影响,在光伏农业坡地项目区内采集玉米(YM)、大豆(DD)、南瓜(NG)片区以及未种植区(CK)土壤样品,测定不同片区的土壤机械稳定性团聚体和水稳定性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不同粒径(d>2 mm、0.25 mm≤d≤2 mm、d<0.25 mm)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计算土壤团聚体破坏率,同时对土壤团聚体分布比例及其有机碳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种植区(CK)相比,种植活动使土壤的机械稳定性和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布比例显著降低,其破坏率显著升高(P<0.05);而不同的作物之间,土壤的团聚体破坏率表现为南瓜<大豆<玉米(P<0.05),南瓜(NG)对比玉米(YM)、大豆(DD)处理显著降低了30.7%和18.8%。与未种植区(CK)相比,种植区土壤有机碳及水稳定大团聚体有机碳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不同作物之间,南瓜(NG)处理的有机碳显著高于玉米(YM)和大豆(DD)处理16.2%和13.3%,且其不同粒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也显著高于玉米(YM)和大豆(DD)处理(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稳定性大团聚体分布比例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团聚体破坏率呈显著负相关,微团聚体则情况相反(P<0.05)。研究表明,光伏农业坡地项目区种植作物造成土壤团聚体破坏及有机碳流失,但不同作物品种对其影响不同,其中南瓜种植对土壤扰动和有机碳流失的影响最小,是光伏农业坡地项目区的优选作物。另外,为了缓解项目区土壤团聚体破坏及有机碳流失,应补充土壤有机质,采取保护性耕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