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08例超早期脑梗死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替普酶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对比观察组溶栓前后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分析观察组患者静脉溶栓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30%,高于对照组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6 h,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凝血酶原时间(PT)与溶栓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管开通41例(75.9%),静脉溶栓后无变化6例(11.1%),静脉溶栓后再闭塞4例(7.4%),静脉溶栓出血转化3例(5.6%)。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11%(6/54),低于对照组的33.33%(18/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超早期脑梗死患者,采用瑞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可取得显著治疗效果,患者神经功能、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单位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