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医学理论将齿与骨的关系概括为"齿为骨之余",该理论源自《黄帝内经》对五脏与五味的病理关系的论述。医家们观察到苦味出入骨表现为齿的征象,从而启发了对齿与骨关系的思考。认为齿为骨之余气所充,为骨之萌出齿龈的末端,是人体骨骼在正常情况下唯一暴露于外的部分;该理论常用以阐发厥逆、骨痿以及齿痛、龋齿、啮齿、齿衄等诸多牙齿疾病的病机,主要与肾气不足或阴虚火旺有关;骨碎补、桑寄生、苦参、杨枝等补肾中药、苦味中药常用以补骨、健齿,以及鹿茸、羚羊角、龙骨等大量骨属药物性效机理的阐释,为该理论指导临床用药的体现。本文基于对中医古籍文献的梳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该理论的渊源及发展运用的主要支流进行了系统梳理。
-
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