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相关歧视和社会网络特征研究

作者:徐迪; 王杨; 刘鹏程; 黄能梅; 端琼丽; 杨志敏; 韩晶; 李健*
来源:中国艾滋病性病, 2022, 28(04): 406-410.
DOI:10.13419/j.cnki.aids.2022.04.06

摘要

目的 了解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的艾滋病相关歧视和社会网络特征及相关关系,为制定减少歧视的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方便抽样的方法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选择符合条件的HIV感染者,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歧视以及社会网络特征等信息。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比较内在与外在歧视的差异,采用方差分析和线性回归探索与歧视相关的因素。结果 共获得410份有效问卷,调查对象平均年龄(47.37±12.04)岁,共提名2 308名社会网络成员,平均网络规模为5.6。64.63%(265/410)的感染者的网络规模为5~9个、94.63%(388/410)网络密度≥50%。感染者的内在歧视远大于外在歧视(P<0.05)。社会网络中家庭成员和朋友是网络成员的重要组成,网络规模越大、网络成员提供的社会支持越多,感染者感知到的内在歧视越小。此外,感染者职业为非农民或民工与内在歧视呈负相关。结论 异性性传播HIV感染者普遍存在一定的内在歧视,在制定针对减少感染者内在歧视的干预策略和措施时需要考虑网络规模及其家庭成员和朋友的社会支持等社会网络作用。

全文